回到顶部
新质生产力,这一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共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形态,不仅引领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还深刻地重塑了中国的艺术创作生态,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方向。
目前,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性技术,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变着艺术发展的面貌和格局。技术的跨领域交叉融合与应用的不断创新迭代,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无限可能。
在跨学科、跨艺术门类以及交叉学科综合性研究的倡导下,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指导意见,旨在引导和深化高新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湖北美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做出了建设“创新学院”的重要举措。
湖北美术学院是中国华中地区唯一的一所多学科门类与多学历层次的高等美术学府,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中国独立设置的八所美术学院之一、全国首批32所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教育试点单位之一,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之一。
2023年9月,湖北美术学院正式开启创新学院办学,立足新时期、新发展、新要求,面向未来发展,以追求学术卓越和社会贡献度为目标。
《礼记·大学》篇提出“格物致知”,讲究认识天地万物、建构天地之理,再结合湖北美术学院“致美”校训以及创新学院的“创新”旨趣,由此构成了创新学院“格物致知,致美创新”的教育理念,引领“ACTION创新六义”“成长六径”、“卓越六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的探索。
本期宁点访谈,我们请到了湖北美术学院创新学院副院长詹旭军,一起了解创新学院,并探讨应该用什么视角去看待新质生产力与艺术创新。
创新学院自我定义为在教育部2021年新增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下,打造具有湖北美术学院自身特色的“设计学”一级学科,这里的“自身特色”是体现在什么样的一个方向?
詹旭军:美术学院通常涵盖了三大核心体系:设计学科、纯艺术学科以及美术理论或美术学学科。这三者共同构成了美术教育的广阔领域。
纯艺术学科,作为艺术教育的基石,聚焦于培养艺术家的专业技能与创造力。它涵盖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壁画等多个画种,每一种都以其独特的技法、材料与表现手法,吸引着无数艺术追求者。这些学科不仅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更鼓励创新与个性化表达,如同科学中的数学与物理,为艺术领域的基础研究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美术理论或美术学学科,则是对美术现象、美术史、美术理论及美术教育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科。它不仅是艺术实践的指导者,也是艺术文化传承的守护者。这一领域的研究者通过理论探讨、教育实践与文化传播,为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想。
设计学科,作为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体,展现了艺术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它涵盖了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以其独特的视角与方式,解决着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设计学科的发展,不仅推动了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也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们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多变,单一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创业学院的成立,标志着美术教育向综合性、交叉性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它旨在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间的融合与交流,培养具有复合型能力、协调性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以及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设计学科的变迁历程,也清晰地反映了这一趋势。从最初的工艺美术到设计学、艺术设计学的设立,再到如今设计学从艺术学中剥离出来成为交叉学科的一部分,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国家对设计学科交叉特性的认识与重视,也为设计学科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在此背景下,创业学院将围绕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建设展开工作,通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等措施,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贡献力量。
就像您说的,社会在发展,我们面临的问题复杂多变,要解决问题,推动了科学在进步,继而又一步对于艺术也产生影响,艺术与社会的发展需求、新的科技手段的关系,我们应该怎么理解?
詹旭军:艺术与科技,作为哲学中精神与物质两大领域的具体体现,自古以来便交织在一起,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协调,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古代及中世纪以前的社会中,艺术往往承载着统治阶级或宗教的意志,作为教化民众、启迪智慧的工具。它不仅是精神信仰的传达者,也是社会价值观的塑造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逐渐挣脱了这些束缚,回归到了生活的本质之中,成为人类情感表达与创造力展现的重要载体。
在当今社会,科技作为提升人类生活水平的物质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艺术,则以其独特的魅力,为科技产品赋予了灵魂与情感,使冰冷的科技产品焕发出人性的光辉。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不仅丰富了产品的文化内涵,也提升了人类的生活品质。
更深层次地,艺术还承担着对人类社会的指引与探索的重任。它引导我们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之道,为我们提供了精神层面的指引与启迪。正如湖北省“共同缔造”理念所倡导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艺术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美好环境是物质生活的改善,而幸福生活则离不开精神层面的富足与提升,这离不开艺术的滋养与引导。
此外,艺术还以其独特的方式直接参与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艺术疗愈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学和社会学领域。它通过艺术的手段,帮助人们缓解压力、释放情绪、恢复身心健康,展现了艺术在人文关怀方面的巨大潜力。
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瑰宝,不仅研究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还以其独特的方式直接作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它既是精神的灯塔,也是生活的调味剂,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灵感与希望。
这个时代,有一种说法,数字虚拟技术已经在创造力上超越了人类。Ai把人类的创造感受力正在废除,您是怎么看这些说法的?
詹旭军:关于虚拟技术废除人类感受力,我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持续革新,每一次技术飞跃都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更深刻地触动了我们的思考与感受力。艺术,作为人类情感与创造力的结晶,其发展历程正是这一观点的最佳例证。
绘画,作为传统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曾长期承担着再现生活场景与世界面貌的使命。从古典时期的《梅杜萨之筏》到《拿破仑的加冕》,艺术家们通过细致的观察与精湛的技艺,将特定时刻的情感与氛围凝固于画布之上。
然而,随着照相机的发明,有人担忧绘画的这一功能将被取代。但事实上,照相机并未削弱绘画的力量,反而促使绘画向更加抽象、更加表达内心世界的方向发展,激发了艺术家们对色彩、构图、情感表达等更深层次的探索。
同样地,AI技术的兴起也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艺术创作可能。传统艺术创作往往依赖于艺术家的天赋与长期训练,但即便如此,仍有许多人因技术限制而无法充分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想象。AI技术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它能够根据艺术家的想象与构思,快速生成相应的作品,从而解放了艺术家的双手,使他们能够更专注于创意与情感的表达。
然而,这也对艺术家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在AI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如何提出独特而有深度的创意、如何以新颖的视角思考问题、如何赋予作品以深刻的内涵与情感,成为了衡量艺术家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AI技术并非削弱了人类的感受力,而是促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感受世界、表达自我。
具体而言,人类的感受力在AI技术的辅助下,可能会经历一种转型与升华。我们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创作手段来传达内心的感受与想象,而是能够借助AI技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作品内在意义的挖掘与表达上。这种转变不仅不会削弱我们的感受力,反而会使我们的感受更加细腻、更加深刻、更加具有穿透力。
虚拟技术与人类感受力之间并非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在AI技术的辅助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的艺术创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空间与无限的可能。
科技还在继续发展,未来可能还会有种革命性的一些突破,创新学院将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去拥抱未来的社会?
詹旭军:在美术学院创新学院的创立背景下,我们深知学院深厚的学科底蕴与多年积累的艺术涵养是我们坚实的基石。基于这一本体,我们积极寻求突破与创新,旨在弥补过往的不足,并紧抓科技发展的新机遇。在这一过程中,交叉融合成为了我们推进创新的关键策略,具体体现在“小交叉”与“大交叉”两个层面。
“小交叉”聚焦于学院内部的战略整合。美术学院内设有15个教学单位,涵盖纯艺术类、设计类及美术理论类三大领域,它们虽各具特色,但因学科划分而相对孤立。创新学院则打破了这一界限,强调以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为核心,促进各专业间的融合与协作。
我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分类与技法归属,而是鼓励跨专业的知识交流与资源共享。无论是国画、油画等传统艺术手法,还是工业产品设计、环境艺术等现代设计领域,都能成为我们探索创新的武器与工具。这种“小交叉”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与创作思路,更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大交叉”则着眼于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广泛合作。我们积极寻求与中科院、湖北省气象局、湖北省农科院等理工科类研究机构及大学的合作机会,通过跨学科的联合研究与实践,为传统艺术注入科技元素,为科技发展增添艺术灵感。
我们坚信,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不仅能够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作品与产品,还能推动两个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与共同发展。同时,这种“大交叉”也为学院师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与平台,促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发现新知识、新技能。
艺术与科技的交叉融合,以及学院内部各专业间的小交叉,是我们提升创新能力、产生新知识最直接且有效的路径。它不仅有助于我们突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与束缚,更能在实践中培养出具备跨界思维与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将继续深化交叉融合战略,为美术学院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