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近日,马来西亚政府宣布了一项重要决策,即从2025年2月1日起,将全国的最低工资标准从现行的每月1500令吉提升至1700令吉。这一决策的背后,是外国企业对提高劳动力成本的直接呼吁。
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扎夫鲁在近日的一次部门集会后,向媒体透露了这一消息。他表示,政府之所以做出这一决定,是应一些外国企业的要求。这些企业明确表示,如果马来西亚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他们将不会选择在这里进行投资。扎夫鲁部长的这一表态,无疑揭示了外国企业在选择投资地时,对于劳动力成本及员工福利的重视程度。
事实上,马来西亚政府在宣布这一决策前,已经与各相关方进行了深入的会面与讨论。扎夫鲁部长表示,这些讨论获得了良好的反应,大部分企业都表示理解和支持。然而,对于微型和中小企业而言,这一决策无疑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为了缓解这些企业的担忧,政府决定给予他们半年的缓冲期。具体来说,员工人数少于五人的公司,可以延期至2025年8月1日再实施新的最低工资标准。
早在2014年,马来西亚就开始实施最低工资制,当时西马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900令吉,东马则为800令吉。到了2016年,全国范围内的最低工资标准统一为1000令吉。而在2022年5月,这一标准再次被调高至1500令吉。如今,随着2025年新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实施,马来西亚的劳动力成本将再次迎来一次显著的提升。
除了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外,马来西亚政府还面临着外劳等人力资源问题的挑战。内政部长赛夫丁在近日的一份文告中表示,目前全国的外劳人数已经接近政府设定的顶限。因此,政府决定继续冻结新的外劳申请。这一决策无疑将对马来西亚的劳动力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依赖外劳的行业中。
对于此次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社会各界反应不一。一些企业表示担忧,认为这将增加他们的运营成本;而另一些企业则表示支持,认为这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生产力和工作积极性。对于员工而言,这一决策无疑将带来更好的福利待遇和更高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