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伦敦综合消息,近期,国际战略研究所发布报告指出,与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半岛时的情况相比,欧洲各北约成员国的军费支出已提高了近50%。自2022年2月以来,在欧洲的北约成员国购买的武器中,欧洲武器系统的占比已超过一半,美制武器的比率则为34%。
据了解,在冷战结束后的数十年里,欧洲各国的武器库存大幅减少,欧洲的国防工业也随之萎缩。但是自2022年以来,欧洲各国在军事方面的支出大幅提升。
有数据显示,总体来看,2023年,欧盟成员国军费总额达到2893亿欧元,同比增长21.3%。若将英国和挪威等非欧盟北约成员国计算在内,2023年北约欧洲国家的军费开支总额高达3666.23亿欧元,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约为俄罗斯军费的三倍。具体来看,德国2024年国防预算达到创纪录的约734亿美元,已达到北约规定的军费占国内生产总值2%的标准,该国还计划将军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增至3.5%。波兰国防预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22年的2.4%,一路攀升至2023年的3%和2024年的3.9%,并宣称要打造“欧洲最强陆军”。
有分析指出,欧洲军费的大幅增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加剧了欧洲对地缘政治安全的担忧,促使欧洲国家加速增加军费开支以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其二是美国作为北约的“盟主”,通过不断制造“安全恐慌”来诱压欧洲国家增加军费开支,以加强北约的防御能力,例如特朗普执政时期就曾逼迫欧洲国家将军费在2020年增加到GDP的2%,在2025年达到GDP的4%。其三,军工企业和军火游说团体在欧洲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积极推动“防务欧洲”建设,促进军备研发和销售,形成了一个自我强化的军工经济循环系统。
有军事专家称,军费开支的增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欧洲国家的防御能力,但也可能引发新的安全困境。军备竞赛的螺旋式上升可能导致地区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甚至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在另一个方面军费开支的增加会挤占其他社会领域的资源,导致社会福利减少或公共服务质量下降。因此,建议欧洲各国在增加军费开支的同时,寻求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