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新华社消息,近期,世卫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卫生支出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卫生总支出为9.8万亿美元,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9.9%。这是近24年来,全球卫生总支出首次出现下降。
报告称,2022年全球高收入、中高收入、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组别的人均国内公共卫生支出,与2021年相比均有所下降。此外,自付费用仍然是30个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卫生筹资的主要来源,在其中20个国家,卫生总支出的半成以上由患者负担,加剧了贫困。
有分析指出,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可能对卫生支出产生直接影响。在经济不景气或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政府和个人可能会减少在卫生领域的投入。一些国家可能调整了卫生政策,降低了卫生支出在政府开支中的优先级,从而影响了全球卫生总支出的水平。
全球卫生总支出的下降可能对全球卫生事业产生深远影响,例如,影响卫生服务可及性,卫生支出的减少可能导致一些地区或国家的卫生服务可及性降低,使得更多人无法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同时也使不同国家、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卫生支出差异可能导致健康不平等现象进一步加剧。低收入国家可能面临更大的卫生挑战,而高收入国家则可能保持较高的卫生服务水平。更为严重的是,卫生支出的减少可能削弱全球应对公共健康威胁的能力,如传染病疫情、慢性病防治等。
世界卫生组织称,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需要密切关注这一趋势,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保障全球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卫生挑战,提高卫生支出的效益和效率;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卫生政策,确保卫生支出的合理使用和分配;鼓励和支持医疗技术创新,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卫生成本;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