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在金融世界的大舞台上,有一位传奇人物曾让整个投资界为之震撼,他就是伯纳德·麦道夫。他凭借着深不可测的投资智慧,在金融市场的惊涛骇浪中独占鳌头,成为无数人敬仰和追捧的对象。他的名字一度成为财富和成功的象征。
在华尔街的精英中,麦道夫被誉为“金融魔术师”,其高超的操盘技巧和令人咋舌的回报率让投资者们如痴如醉。然而,在这些耀眼光环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在悄然酝酿。
直到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降临,华尔街灯火阑珊,麦道夫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惶恐。他深知,自己精心设计的游戏终于走到了尽头,而那些曾经信任他的人,也将因此陷入无尽的深渊。
这场麦道夫亲手造就的世上规模最大、为期最长的金融迷局,即将崩塌。难以想象的是,它究竟会吞噬多少财富?麦道夫又是如何瞒天过海,做到这一切的?
接下来,我们将探寻其中惊人的真相,为您揭开谜团。
本案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案件资料来源央视新闻网、新浪财经。
1 初露锋芒
1938年,伯纳德·麦道夫出生在美国纽约皇后区的一个普通移民家庭。麦道夫的奶奶是犹太人,因此,他从小就和当地的犹太人社团走得很近。
上小学的时候,麦道夫和朋友一起创办了一个叫“大乌鸦”的社交俱乐部。俱乐部设立在学校对面的犹太人活动中心,每次集会的时候,来的有一半都是犹太人。然后麦道夫想出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入会制度:如果一个很受欢迎的非犹太人想要入会,那就必须要找一个名气不大的犹太人作为自己的介绍人。此时,小小年纪的麦道夫就已经懂得搞社群运营了。
到了中学时,让同学们记忆格外深刻的是,麦道夫很会说谎。
有一次,老师让大家口述一本书的梗概。很多学生都没有做准备,不知该怎么办。当轮到麦道夫的时候,他立刻站起来讲了一个《狩猎和捕鱼》的故事,并且说出了作者的名字。但实际上他根本就没看过什么书,这都是他瞎编的。面对老师的追问,他还表示书不在自己手上,因为已经还到公共图书馆了,就这样轻松地骗过了老师。
因此,尽管小时候的麦道夫默默无闻,并不算天资过人,但他在运营社团人群以及编造故事方面,表现出了特有的天赋。到了1960年,年仅22岁的麦道夫还在攻读法学硕士学位,而时代的发展推动着他开始有了创业的想法。
二战后的美国,经济迅速复苏,加上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使其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经济体。1960年代正是美国经济繁荣和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华尔街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也在这个时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当时的金融投资市场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个人和机构开始参与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的投资。市场上投资工具和产品不断增多,投资者群体也日益多样化。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麦道夫还没毕业,就去考了证券从业资格证,随后从他的岳父那里借了5万美金,加上自己打工赚的5000美金,决定辍学去创办一个自己的证券公司——麦道夫投资证券有限公司。
最初,麦道夫的证券公司很小,能接触到的客户非常有限,但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决断力,业务规模在逐渐扩大。不久之后,有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大客户,上市公司温莎服装的创始人卡尔。卡尔听说麦道夫擅长股票操作,于是带去了10万美元,希望麦道夫可以帮忙操盘。
当时的华尔街还处于纸上交易的时代,所有的股票交易都要由交易员亲自操作或者通过电话操作,操作纪录都要誊写在纸上。因此那时候大多数经纪公司,即使进行一次简单的股票交易,也可能需要花费几个星期的时间。但是麦道夫却告诉卡尔,他能够在三天之内就完成全部的交易!
这个速度在华尔街是前所未闻的,所以卡尔很爽快地成为了麦道夫的客户。
那么,为什么麦道夫能这么快完成交易呢?不是麦道夫天赋异禀,只是他非常聪明地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使用计算机来查询和匹配报价。虽然现今的电子交易早已普及,但在当时却很少有人知道,计算机还能用来从事股票交易。
麦道夫在三天之内就实现股票交割的消息,很快在华尔街传开,于是客户也因此多起来。
60年代后期,美国股市欣欣向荣,华尔街的交易量与日俱增。1968年,华尔街每日交易量高达1200万股,许多证券公司因为无法处理过量的后台文件而陷入混乱。 1968年到1970年,仅仅两年间,约六分之一的纽交所成员公司,因为合并或倒闭而从华尔街消失。但是麦道夫的公司,由于借助了新兴的计算机技术,反而逐渐壮大了起来。
由于参与开发了股票电子报价系统,麦道夫曾经一度被誉为股票电子交易的先驱者。而这项技术后来孕育出了全球首个电子股票交易的平台,也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纳斯达克,而麦道夫也一步一步做到了纳斯达克最大的做市商。到了1989年,麦道夫的公司已经掌握了证券交易所超过5%的交投量,同时被当时的《金融世界》杂志评定为华尔街最高收入的人物之一;在1990年,又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纳斯达克主席。1992年,全美有9%的股票交易都是经过的麦道夫公司之手。
事实上,麦道夫在被认作金融巨骗之前,一直在美国金融市场寻找着暴富的机会,且收获颇丰。他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还身居要位——分别担任1990年至1993年的三届纳斯达克主席、美国证券交易商协会主席、国际证券清算公司主席、国家商业行为委员会主席等等,如此多的头衔,已然成为了金融圈最有威望的风云人物。
这个时候的麦道夫,是监管信任的宠儿,是证券经纪界的大师,也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先驱。他积极推动电子化交易,帮助监管改良市场,给老旧的华尔街注入了新的气象。
对于辍学创业的麦道夫来说,在初次尝试时便获得了良好的反馈,这无疑离不开他敏锐的嗅觉和判断分析能力。然而,在风起云涌的金融市场,未来的辉煌又能持续多久呢?
2 操控与利用
上世纪90年代,伯纳德·麦道夫及其投资公司迅速崛起,获得了在金融圈可以呼风唤雨的地位,同时他还热衷于慈善事业,给人留下了伟光正的绝佳形象。
然而,面对金融市场巨额财富流动的诱惑,麦道夫明白,对于广阔的一级和二级市场,是很难做到精准预估的。尽管原有的证券经纪业务及其佣金收入稳定,但利润空间相当有限。当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甚至已经成了众人膜拜的金融“品牌”之后,他开始打破原有的收益模式,希望将基金的掌控权握在自己手中。
于是,麦道夫明面上照常将证券经纪业务经营得红红火火,私底下,却开展了一项新的投资管理业务。这个业务,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以风险投机为首、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人们把钱交给麦道夫管理,由麦道夫负责投资。这导致他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先的平台服务者,转变为投资者和理财专家。
在90年代前后,美国正经历一个“新经济时代”,通货膨胀持续出现,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金融局势的动荡。而当时的金融监管体系又相对薄弱,投资者缺乏足够的信息和专业知识来识别各种投机行为,人们崇尚社会地位和声誉,更关注所能获得的回报。
事实上,此时的麦道夫品牌已经凭借其电子化交易的超前服务理念,与金融的全方位保障体系融为了一体。在此过程中,麦道夫被时代推向了前沿。随着新的业务需求和体量的不断增长,他在金融领域中的地位再次提升,从一个单纯的服务平台端口,跃升到了掌控平台和操控资金的全新阶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巩固已经获得的财富和地位,避免自己的投资策略面临风险,麦道夫设计出了一个全新的金融游戏:这是一个没有闭环的高危险投资链条,后来投资者为前期投资者的利润买单,所有的前期资本都会由新进入的资本来进行兜底。
这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仅靠源源不断地拆东墙补西墙,制造出赚钱的假象。原理看似简单,但真想做到并做大,却绝非易事。
麦道夫非常清楚,只要新流入的钱大于要流出的钱,这个游戏就可以无限循环下去。而游戏的关键在于,一方面,要让新投资人的钱越来越多、而又不间断地进来;另一方面,不能让老投资人出现大量的撤资——这其中任何一环出现问题,游戏将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瞬间坍塌。
基于此,麦道夫想了一个十分聪明的做法,就是以“饥饿营销”的方式包装业务品牌。
于是麦道夫的基金业务不再公开,也就是说,并不是谁给钱他都要,必须由内部的人推荐过去才行。这使得那些富人圈层里的朋友将消息传开,得知了是麦道夫这么厉害的人管钱,人人争相打听,请求推荐,期待拿到准入的门票,资金的雪球从此越滚越大。
麦道夫后来最主要的营销渠道,就是通过富人俱乐部、犹太人社团等。而在富人眼中,麦道夫经营的投资管理业务无疑既神秘又神奇,甚至有人觉得,能把钱给麦道夫管理,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从1990年到2008年,近20年的时间里,凡是投资麦道夫的人,无论股市行情如何,其账户每个月都能像时钟一样,准时收到远远高出银行存款利息的获利,而且保证每年10%至15%的高额收益率,从不发生亏损。这令当时许多投资者趋之若鹜,很少有人会自愿从中撤出。
当然,这种穿越周期的稳定收益,必然也引起过很多人的怀疑。到底是什么样的投资策略,能做到如此厉害?对此,麦道夫讳莫如深。
多年以来,他对外公布的最详细的策略只有“股票组合”加上“股票期权控制风险”。如果有人想要细究,他就会说,这是一种具有“专利性质的投资策略”,是不能外传的商业机密。若是问得多了,麦道夫就会直接拒绝客户的投资。
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麦道夫基金留下了高深莫测、安全稳定的印象,他们选择不问、不管,认为真正专业的人士对市场的了解远比自己知道得多,当专业人士已经先一步进行投资了,更多人会盲目跟进。麦道夫又总是强调保密,给人一种独家专享的错觉。他透过大肆宣扬自己的投资多么具有排他性,从而将投资者的恐惧从担心亏钱,变成了担心在这场赚钱游戏中掉队而落于人后,把获得高收益视为了理所当然。
此外,为了做好万全的掩护,在所设计的路径当中隔离出一道监管红线也至关重要。麦道夫从90年代以后,就把证券经纪业务交给了两个儿子打理,自己则一个人专心搞投资管理。他几乎是用原有金融市场的人脉圈,打造了一个假的市场流通平台,而所有交易和数据,只在他自己所谓的交易平台里面,形成了数字转移。
所有要买基金的人,只能找麦道夫当面购买。而且客户不能在线查看自己的账户,但是每个月都会收到麦道夫寄来的纸质账单。这些纸质文件上记录了麦道夫投资了哪些公司,买入卖出了多少份股票,不过这些投资操作却没有标注时间。麦道夫对外宣称,不标注账户交易的确切时间,是为了防止其他公司复制他的秘密投资策略——这样客户也就无法去具体探究细节了。
由于熟知当时监管政策的漏洞,麦道夫还钻了空子,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将投资管理业务进行正式的注册,一直躲避着审查。
那么,麦道夫在基金运作中的诸多疑点,难道就一直没有被人发现和调查吗?
3 独立挑战
麦道夫基金在投资者们的大力追捧和监管的漏洞下,无惊无险运作了十几年。直到2006年,美国证监会修改了管理规则,他才不得不将投资管理业务进行登记注册。
如此鬼祟的行为,引起了当时的独立调查人——哈里·马科普洛斯的注意。哈里·马科普洛斯同时也是一位资深的金融分析师,早在麦道夫声名鹊起之时,他就对其业务模式产生了质疑。他深知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诡谲多变,对于轻易获得的高回报率总是保持高度警觉。
哈里对于市场的敏感度远超常人。他曾多次告诫投资者要谨慎对待麦道夫的投资基金,但他的警告被市场的热潮和人们的贪婪所淹没。哈里明白,要想揭穿真相,必须要有确凿的证据。于是,他开始深入挖掘麦道夫的投资细节,寻找破绽。
哈里首先对麦道夫声称的“独特投资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发现麦道夫的投资策略高度保密,甚至连最亲近的投资者都不得而知。这让他更加怀疑麦道夫的动机。接着,他对比了麦道夫旗下基金的业绩与其他同类基金的表现,发现麦道夫基金的收益率和美股的收益率相关性几乎为零,且波动率也几乎为零,它稳定的高额回报是完全脱离常规的。
在经过一系列深入调查后,哈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推理:要么麦道夫是在利用内幕信息抢跑,要么,这就是一个巨大的精心编织的圈套!
当麦道夫试图逃避投资业务监管的行为暴露后,哈里迅速搜集信息,并向证监会递交了21页的举报资料。证监会也确实走访了麦道夫在曼哈顿第三大道上的办公室。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无论是举报还是投诉,结果都石沉大海。
因为麦道夫本身在金融领域诸多机构里身兼要职,给监管的印象非常好。他不仅公开夸奖证监会,声称在其严格的管理制度下,没有任何人能有一丝的犯罪机会;还为了应对突击检查做足了准备——专门雇佣一些人,开发了一套虚假的交易操作软件,每天假装在做交易。而证监会出于对他的信任,检查只是看一看便结束了。
就这样,麦道夫制造的金融泡沫在毫无阻力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地酝酿。巅峰时期,其投资公司在纳斯达克排名23位,平均日成交量约为5000万股。它的客户早已遍布全球,比如大型金融集团、各国知名银行、大学募捐基金、好莱坞明星以及导演、社会名流、海外富翁……从地理上来划分,则包括了北美、南美、东欧、西欧、中东和亚洲。
直到最后,真正打垮麦道夫的,是一股更为强大的力量。而这个事实恰好验证了哈里·马科普洛斯曾经做过的推测。
2008年秋天,金融危机爆发。股市一片哀嚎,无数投资人赔得血本无归,整个市场进入了癫狂的状态。此刻对于投资者来说,是现金为王,一时间,几乎所有的投资人都开始疯狂地从各种基金里撤资,其中当然也包括麦道夫的基金。而这,正是麦道夫最怕的事情。
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大规模的集中性赎回,导致麦道夫的庞氏骗局再也无法运转。他每天无奈地写支票签字,只能眼看着公司账户的钱渐渐都被取走。12月10日,欧洲的一支养老基金提出,要在一周以内赎回70亿美元的本金,这成了压倒麦道夫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四处筹集资金无果后,麦道夫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叫到办公室,坦白了一切。
本来,麦道夫想要再拖延一段时间,先把剩下的资金作为奖金派发给员工,然后再逐步关掉公司。但麦道夫的两个儿子害怕被牵连入狱,于是当夜便给联邦调查局拨打了电话。
2008年12月11日,麦道夫正式被FBI逮捕。铺天盖地的新闻爆了出来,这个全球最大的基金之一竟然是空的!没有人相信,这么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竟然掩藏了20年之久,甚至连麦道夫自己都没想到。
其实,这就是一个“击鼓传花”游戏,看谁接到最后一棒。在众多投资者中,很多人因为多年积蓄一夜之间化为乌有,陷入了财务困境。他们失去的可能是教育金、养老金,甚至是父母留下的遗产。一些投资者不仅失去了存款和房子,还失去了亲友的信任。更令人痛心的是,还有一些受害人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他们因陷入绝望而自杀。
2009年6月29日,麦道夫拒绝了律师的辩护,当庭承认了包括证券欺诈在内的11项罪状。71岁的他被判处了150年有期徒刑,这是美国金融史上最重的判罚。
在法庭上,麦道夫对受害者说道:“我很抱歉,但我知道这对你们并无帮助。”的确,他带来的伤害无法弥补。据统计,麦道夫管理的4800多个账户共损失200多亿美元,全球约136个国家、3.7万人上当受骗。如果加上麦道夫先前已经分出去的虚假“投资收益”,涉案总金额高达650亿美元,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起金融诈骗案。
201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对基金投资顾问领域进行了监管改革,以反思“爆雷”的源头。但监管体系之所以脆弱,和人性之贪欲是分不开的。金融学者分析认为,“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很危险,超过10%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在未来,这个警句将依然适用。
如今,麦道夫同类的庞氏骗局依然在利用人们贪婪的心理继续运作,世界各地不断爆发的各种非法集资案,其实都是它的复制衍生。在中国,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5月,全国涉嫌非法集资的案件数量已达5000多起,涉及金额超过数亿元人民币。这些案件中,庞氏骗局是最为常见的形式。
麦道夫案件提醒了人们,投资中的收益与风险成正比,要警惕那些长期稳赚不赔的创富“神话”。除了贪婪以外,盲从也是人的本性,很多投资者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靠、值得信任的“明牌”,却没有搞清楚资本的游戏规则是如何运作。
而哈里·马科普洛斯的经历恰恰说明了,保持独立分析和审慎判断的能力至关重要。在市场的诱惑和压力面前,只有通过深入分析、理性思考和谨慎决策,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市场的脉络。对于“信誉”二字,以及各种投资渠道,无论是股票、基金还是其他金融产品,在选择时,都要对其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运作原理和风险特点,谨慎评估其合规性和信誉度,避免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失。
为了防范类似的金融案件再次发生,除了需要政府和监管机构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来保护投资者和维护市场稳定以外,作为散户投资者,更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和独立思维,提高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真正地保护财产安全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