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清桥国际安保集团官网!
Qingqiao Culture
清桥文化

回到顶部

当前位置:首页 > 宁点视界 > 宁点访谈
一半是仰望天空,一半是脚踏实地——建筑师崔彤专访
发布时间:2024-04-01 来源:清桥 浏览次数:




我们生活、工作、学习,做很多事的时候,都会在一个场所里面,而建筑就是为我们提供各种功能需求的场所,这一点来看,我们每个人生活都离不开建筑。

同时,建筑还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是世界艺术文化遗产中宝贵的财富,希腊的神庙,中国的故宫,巴黎的卢浮宫,印度的泰姬陵……这些建筑早已伴随人类历史,成为时光的瑰宝。

而赋予建筑们灵魂的,就是建筑师,对大多数人来说建筑师到底是怎样的职业?本期“宁点访谈”,我们采访到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崔彤。一起解读建筑的灵魂里,究竟有着怎样的文化密码。


清桥:建筑师是一个小众的行业,大众了解不多。有一种说法,建筑师是科学家也是艺术家。它到底是偏重于科学还是偏重于艺术?您觉得这两个概念是怎么定义的?

崔彤:其实建筑师不是科学家,也不是艺术家。建筑师的角色确实非常独特且多元。他们不仅需要在建筑设计中展现出深厚的艺术造诣,还需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和工程技能。

建筑师首先是创造者,他们的工作不仅是画图,更是创作人居环境的艺术品。他们需要运用图像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这种形象思维是建筑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时,他们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像科学家和工程师一样,进行精确的计算和规划,确保建筑的安全和实用。

建筑师还是引领者和综合协同者。他们需要协调各个专业,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就像导演一样,建筑师需要指挥各个角色,共同创造出完美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培养角度来看,建筑师的教育背景也体现了其角色的多元性。在法国、西班牙等国家,建筑专业通常设在艺术院校,强调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而在我国,建筑专业则更多地设在理工科院校,注重科学知识和工程技能的学习。这种跨学科的培养方式,使得建筑师能够兼具艺术和科学素养,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总的来说,建筑师是一个集艺术、科学、工程和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角色。他们的工作不仅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还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工程技能。所以我觉得建筑师严格讲,应该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一半是仰望天空,一半是脚踏实地。


清桥:世界各地每个大洲,每一处的建筑都不一样,您觉得每个地方的建筑特点,是和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气候、生产力发展相关,还是单纯审美造成的差异?

崔彤: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动态与静态、变化与不变的完美结合。它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历史的见证,既受到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的影响,又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从自然环境的角度看,建筑无疑是大自然的孩子。受到客观因素,也就是地脉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地域、气候、纬度,都赋予了建筑独特的形态和风格。无论是海边的轻盈飘逸,还是山间的稳重厚实,亦或是沙漠地区的神秘苍茫,都是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结果。

而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更是建筑灵魂的体现,是影响建筑的主观因素,我们称作风土人情。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都通过建筑这一载体,展现出了各自独特的魅力和韵味。中国的木构建筑、西方的石构建筑,都是各自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科技对建筑的影响。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再到如今的智能时代,科技的每一次飞跃,都带来了建筑领域的革新和进步。高技派建筑、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等新型建筑形态的出现,都是科技进步的产物。

然而,尽管建筑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但有些东西却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建筑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是古代的宫殿庙宇,还是现代的摩天大楼,它们都是人类为了生活更美好而创造的。它们为人类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场所,也为人类创造了精神和文化的寄托。

因此,我们可以说,建筑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历史的见证;既是自然的馈赠,又是人类的创造。它在动态与静态、变化与不变之间,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成为了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清桥: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在融合,各国的建筑大师都会去不同的国家留下作品,除了历史上保存下来的一些建筑,还保留地域时代特色,那么未来的建筑,会不会走向同质化?

崔彤:文明的发展确实在推动世界走向趋同,世界各国的语言、饮食、穿着以及建筑风格都在变得越来越相似。

这种趋同为人们交流提供了便利,使得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变得更加容易。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文明与文化是两个概念。文明是不断前进发展的,但文化是发展中还能保持的独特基因种子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加速,世界各地的文化和建筑风格在趋同的趋势下,也在不断彰显其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这就是文明进步的表现,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这种独特性的保留和凸显不仅能让我们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也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就像水稻需要杂交以保持其生命力一样,文化也需要不断地交流和融合,以激发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创新的推动者。通过他们的努力,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建筑作品涌现出来。这些作品既体现了现代文明的进步,又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因此,我认为在未来的建筑发展中,我们应该在追求趋同的同时,更加注重保留和发扬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只有这样,我们的建筑才能既有现代感,又有历史感;既有全球性,又有地域性;既有创新性,又有传统性。这样的建筑才能真正地影响世界的发展和未来。



清桥:在您看来,什么样的建筑设计作品可以称得上优秀,您的心中,接近理想的建筑大概是个什么样的。

崔彤:一个优秀的建筑不仅仅是美学上的体现,更应当与周围的环境、文化、自然以及人们的生活需求相和谐、相融合。

建筑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必须融入城市的整体风貌和文化氛围,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也至关重要。建筑应尊重自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而非破坏或独立于环境之外。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建筑可以与自然环境相互呼应,共同构成美丽的景观。同时,建筑也应充分考虑地域特色,体现地方的风格和特色,与地域文脉相融合。

拿我的一个作品举例,就是曼谷中国文化中心,我希望它能完美地体现了建筑如何融入并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这个文化中心不仅是中国和泰国文化友谊的象征,更是两国文化基因融合的结晶。

作为一个文化外交的成果,曼谷中国文化中心的设计巧妙地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内核与泰国的自然环境、文化氛围相结合。它像一颗中国的种子在泰国生根发芽,成长为适应当地环境的独特存在。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建筑的外观上,更体现在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功能上。

文化中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泰国传统建筑,同时融入了中国木构建筑的核心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这种设计使得泰国人认为它是泰国的建筑,而中国人则认为它是中国的建筑,正是这种巧妙的融合,使得文化中心成为了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文化中心不仅是一个展示中国文化的场所,更是一个促进中泰文化交流的平台。它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让泰国人民有机会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同时,文化中心也成为了当地的一个热门打卡地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最重要的是,泰国中国文化中心的设计真正实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它不仅仅是一个建筑,更是一个文化的使者,通过自身的存在和运营,促进了中泰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好的建筑不是为了创造某种形象,也不是为了创造某个符号,它真正意义是设计了一种生活,设计了一种文化状态,设计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它应该是达到这样一个效果,这就是关于好的建筑的真正的力量。


老挝:+8562026 885 687         国内:+0086-27-81305687-0         咨询热线:400-6689-651        

电子邮箱:qingqiaoint@163.com   /   qingqiaog5687@gmail.com

版权所有:清桥国际安保集团     备案号:鄂ICP备2021010908号

清桥资讯

G5687
电话
400-6689-651

扫码加微信

首页

微信

扫码加微信

电话咨询

facebook

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