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曼谷综合消息,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等26个保育组织发表了《湄公河被遗忘的鱼类》报告,报告显示湄公河有1148种鱼类,其中约19%正濒临灭绝,且由于对38%的物种知之甚少,无法衡量保护状况,因此濒危鱼类的比率可能更高。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湄公河干流全长4909千米,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海域,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世界第九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
自古以来,河流都是生命与文明的起源地。从古老的尼罗河,到悠久的黄河与长江,河流不仅为沿岸的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更成为了他们生活、生产、交通的重要依托。而湄公河就是中南半岛各国的母亲河,它承载了丰富的生态资源,让中南半岛各国人民能安居乐业。
作为湄公河的核心组成部分,湄公河鱼类与湄公河流域内多个领域的发展紧密相连,互为依存。鱼类资源的减少,势必会给多个方面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影响。
首先表现在生态平衡方面。湄公河中的鱼类在大自然的食物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的减少会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对湄公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长期损害。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鱼类资源对湄公河流域的许多国家而言,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数据显示,2022年,湄公河流域国家老挝的渔业占全国GDP的4%,渔业出口占农业出口总额的30%以上。而柬埔寨的渔业占GDP的比重约为8.9%,渔业为柬埔寨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鱼类资源的减少会直接影响沿岸居民的生计,会直接导致以捕鱼为生的人民收入减少,生活陷入困境,进而影响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导致渔业产值下降。
基于此,世界有关专家对湄公河鱼类减少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河流研究专家霍根表明,对湄公河鱼类危害最大的是水电开发,水电站水坝改变了湄公河的流量和水质,阻碍鱼类的洄游迁徙。因此他呼吁湄公河流域国家要对此引起重视,努力保护和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包括增加河流的自然流量、改善水质、以及拆除陈旧的河流屏障,保护重要的栖息地和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