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菲龙网消息,近日,菲律宾农业部宣布,利比亚、俄罗斯、韩国和泰国未遵守该国进口活牛的规定,暂时停止对上述四国的活牛进口,以防止牛块状皮肤病传播到菲律宾本土。菲律宾农业部表示,该命令即时生效,但只要这些国家遵循菲律宾的进口规定,包括骨骼肌、胶质和胶原蛋白、牛脂、蹄和角等在内的安全商品仍可以进口。同时,当局也敦促兽医检疫办公室,对抵达本国的活牛进行更严密的检查。
牛块状皮肤病也被称为牛疙瘩皮肤病,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牛疙瘩皮肤病毒引起的一种牛类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患牛发热,皮肤、黏膜、器官表面广泛性结节,淋巴结肿大,皮肤水肿等。病变的皮肤结节位于表皮和真皮,大小不等,可能聚集成不规则的肿块,最后可能完全坏死。
这种疾病的死亡率通常不高,并且多数病例会在2-3个月后自行缓解和消退,但其对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首先,患病的牛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和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生长和生产,其次,由于皮肤病变,牛可能会更容易受到其他细菌或寄生虫的感染,引发继发性的疾病。除此之外,牛块状皮肤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果不及时隔离和治疗,会导致疫情在牛群中的扩散,免疫力较弱或营养不良的牛甚至会因此死亡。
1929年,这种疾病首次在非洲的赞比亚被发现。2019年传播到印度,并在三年之后呈现了爆发趋势,印度包括北方邦、拉贾斯坦邦在内的16个邦超过170万头牛感染,导致了超过7.5万多头牛死亡。
养牛产业是菲律宾畜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许多其他国家不同,菲律宾的养牛业主要由大量的家庭养殖户构成,这些养殖户的养牛场分散在各地,规模相对较小。这种经营模式难以集中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疫情管控的难度。故而,菲律宾当局一直严防死守,避免牛块状皮肤病传入国内。
相关专家对此表示,除了加强海关检查之外,菲律宾还需从本国的牛养殖产业入手防范牛块状皮肤病。例如调整产业结构,进行规模化、统一化、标准化的集中管理。确保牛舍的清洁和卫生,避免环境脏乱、潮湿。保证牛的饮食营养均衡,提高牛的免疫力,定期接种疫苗等。